餐廳名稱:紅屋牛排
地點:捷運中山國中站
消費時間:2020
餐點:午間套餐-牛小排
感想:牛小排來說軟嫩度都還蠻不錯的,隨餐附上的地瓜也很甜;雖然以份量來說是不太足夠,但若是以品質跟價錢來說還可以。
餐廳名稱:西華飯店牛排
地點:捷運中山國中站
消費時間:2018
餐點:乾式熟成菲力
感想:雖然是乾式熟成,但吃起來的風味跟當時跟在小十吃起來同樣的乾式熟成感覺有一段差距;而肉的部分也很明顯都有吃到一些較大條的筋;其他配菜及甜點就是還可以但也沒到很突出,烤過的蒜頭也有點太濕;整體來看好像還是選擇1,000出頭的老牛排館就好了。
餐廳名稱:肉鋪廚房
地點:捷運圓山站
消費時間:2018
餐點:戰斧牛排
感想:戰斧牛排送上來就是一大塊很有看點,旁邊搭配的蒜頭也是相當有香氣也蠻脆的,但可惜看來個人還是偏好肋眼這種油脂較多的,並且在牛排館花費太高總覺得CP方面相較於自己買回家煎實在是有點不太釋懷…。
餐廳名稱:佳佳牛排館
地點:大直
消費時間:2020
餐點:嫩肩牛排
感想:整體來說就是很台式的一般牛排館及沙拉吧,但這家最大的賣點鹹粥個人覺得胡椒太多,實在是不太能入口,也許是個人實在怕辣吧;炒飯的部分也就一般;礙於最有特色的鹹粥剛好不對上個人的口味,大概之後再去的機會不高。
餐廳名稱:瀧厚炙燒熟成牛排
地點:捷運南京復興站
消費時間:2021
餐點:板腱牛排+燉飯、肋眼牛排、蒜味蛤
感想:以較低價位的板腱來說,肉質確實如同價錢反應的有點硬,同時也有蠻明顯的筋;較高價位的肋眼確實肉質就軟的多,但還是稍嫌硬了;燉飯部分就是偏台式作法,煮的比較軟爛;蒜味蛤本身新鮮也多汁。
再來用性價比來看,以套餐來講,首先沙拉的部分是多的;湯的部分跟自助區的湯一樣只是多了酥皮;蛋糕的部分就一般;前菜的部分就算加點也比套餐便宜;故若是想要沙拉或酥皮的可以點套餐,但若是不需要的可以直接點單主餐就好,或是頂多再多加前菜,價格仍舊是比套餐低的。
總結來說,這家比較類似台中赤鬼的路線,以中價位的牛排來說可以試試。
餐廳名稱:總督西餐廳
地點:捷運忠孝復興站
消費時間:2021
餐點:美國肋眼牛排(1680+10%)
感想:
牛排的部分,雖然說是偏肥的肋眼,但肥瘦的分布相當不均勻,變成肥的地方很肥,接近肥油的地方帶有油脂,其他部位又沒甚麼油脂。煎起來的軟嫩度也是不太足夠,下面鋪的洋蔥雖然味道還可以,但因為有部分用到洋蔥最外層的部分,變成咬的時候就有些口感不太好。其他配菜就都一般。
自助吧的部分,雖然都說是本體,但沙拉的部分普通,小菜也是一般甚至有些不太好(如像是牛雜那道的洋蔥就太過嗆辣),蛋糕甜點是沒到差但也沒甚麼記憶點。
整體來說,個人覺得牛排部分並不如想像的好,自助吧的部分也是沒太大特色。
餐廳名稱:雙子星牛排館
地點:捷運芝山站
消費時間:2021
餐點:肋眼牛排(480)
感想:
首先,雙子星的定位其實就是一般的台式牛排老店,所以不管就菜單或價格或做法,就這個定位。
內容的部分算是蠻多樣的:沙拉、麵包、酥皮濃湯、牛排+蔬菜+鐵板麵、飲料、甜點。對於男生來說,是一個蠻能吃飽的分量。至於味道就是很正常的沒甚麼特色,牛排本身或是濃湯的料也是同樣。
整體來說,雖然沒甚麼記憶點,但以480的價格以及其分量品質來說,算是蠻可以試試的,或許該說是能夠開了四十年總還是有其道理。
附註:個人總覺得外面的牛排館多數除了氣氛或是附餐甜點以外,牛排本身自己買回來在家煎其實真的就很不錯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