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名稱:秋吉串燒
地點:市民大道
消費時間:2020
餐點:牛肉串燒等等
感想:整體來說,品質的部分相當台式,大概又是七息地的再差一些,但價位確實不高且份量也相當足夠;開瓶的部分忘了是便宜或是不用,且店家會幫忙冰酒以及提供專用的容器;故如果不太在意品質但又想吃的毫無顧忌,這家可以一試。
餐廳名稱:狗一下居酒屋
地點:捷運忠孝敦化站
消費時間:2020
餐點:山藥明太子、串燒等等
感想:整體來說便是一般大家聚會的居酒屋,故在食物方面也不用太過期待,且價格也是相當的大眾走向,食物種類相較於秋吉比較集中於串燒的來說也較為豐富,但相對串燒部分就會少一些;開瓶的部分忘了是便宜或是不用,且店家會提供專用的容器但不會冰酒;整體來說就是一般路邊常見,聚會用的居酒屋。
餐廳名稱:樂傳屋
地點:條通
消費時間:2018
餐點:各項關東煮
感想:雖說這家是以關東煮著名,但實際吃起來個人是感覺不到什麼印象深刻之處,而價格方面也不算便宜。
餐廳名稱:柳月居酒屋
地點:條通
消費時間:2019
餐點:炸雞等等
感想:個人會覺得各項料理均無特別之處,最多就是某幾道有到炭燒天晴水準,但價格部分又較高,故個人會覺得還是去炭燒天晴就好。
餐廳名稱:大村武串燒
地點:士林
消費時間:2018
餐點:牛肉串燒、炸軟骨等等
感想:這家也是印象比較久了,似乎各項都是一般而無突出之處,然後不知為啥澱粉類只有炒飯,沒有茶泡飯跟飯糰,開瓶的部分好像也不算很便宜。
餐廳名稱:雷鳥居酒屋
地點:內湖
消費時間:2020
餐點:雞翅串燒等等
感想:各類的串燒相當台式,有些偏油,價格就一般,同樣是路邊居酒屋的概念;開瓶的部分不用,且店家會提供專用的容器但不會冰酒。
餐廳名稱:串燒殿
地點:西門
消費時間:2019
餐點:牛肉串燒等等
感想:這家就是吃到飽的串燒,那品質的部分…似乎蠻超出個人的預期,不過是不好的方面,但畢竟就只是吃到飽。
餐廳名稱:一期一會居酒屋
地點:捷運大安站
消費時間:2019
餐點:牛肉串燒等等
感想:整體來說同樣是路邊常見的居酒屋,不論是價格或是味道;開瓶的部分不用,且店家會提供專用的容器也會冰酒;店內環境是有點半開放,座位也比較小。
餐廳名稱:隆次郎居酒屋
地點:西門
消費時間:2021
餐點:雞肉蔥串燒、白肝、明太子玉子燒、一夜干、雞肉丸、雞湯泡飯、雞柳、雞心管、炸雞塊、(含酒約1000/人)
感想:照其他網誌所提到,因為這家的廚房基本上就只有一個人,負責所有的煎烤炸,所以出餐速度就會相當慢,以全部餐點大概1-1.5小時才全部上完。
首先雞肉蔥串燒的部分,蔥有些燒焦的部分,算是比較偏甜,雞肉本身相當軟嫩。
再來白肝的部分,也算相當柔軟,而因為有事先告知熟度所以掌控的也還可以,吃起來不會膩。
明太子玉子燒是採高湯濕式的做法,吃起來本身的味道就足夠,其實不太再需要明太子。
一夜干比較貴些,但雞皮可以所以非常的薄脆,放一段時間後依然可以保持,目前吃過以來第一次遇到的印象深刻。
雞肉丸是都絞肉加些其他蔬菜之類的,不如其他的緊實,也沒有軟骨的增加口感。
雞湯泡飯的雞湯不算濃郁,反倒是明顯有很多其他調味或香料,不是個人喜歡的直球對決。
雞柳就是一般軟嫩的半熟度,沒到驚豔但也是不差。雞塊也是同一般居酒屋該有的酥脆或多汁。
雞心管就稍弱些,血管的脆度不足。
整體來說雖然品質不差但價格不算便宜,而且調味來說都是偏鹹,並且等待時間也不短。另外酒的部分相當弱並且菜單對於口味描述上似乎也沒準確。
餐廳:風來坊
地點:捷運中山國小站
消費時間:2022/2
餐點:炸葡萄+炸旗魚+明太子雞里肌+炸雞翅+雞翅餃子+煎餃+炸豬腳+啤酒組合4款(1350+10%)
感想:
啤酒的部分,從一般的口味到重口味的黑麥,以及一款帶酸味的啤酒,是蠻明顯的四種不同口味和風格,以多種嘗試的項目還不錯。
這家炸物的外皮雖然是薄皮,但不是以麵包粉的較蓬鬆大片的狀態,而是跟食材合在一起的薄脆口感,而油膩程度倒是頗低。會感覺類似全球炸雞的做法。
炸葡萄算蠻特別,帶有明顯甜味(不知道是加熱過或是葡萄本身),是一個外硬內軟的口感。
炸旗魚就是普通,內部的魚肉並不到軟嫩,有點偏一般市售魚片的感覺。
明太子雞里肌的明太子明顯的偏甜,比較特殊;雞里肌就可以看出這家非以烤物為擅長,相當普通的軟嫩度。
炸雞翅雖然外酥,但內部也不像烤功厲害的店家達到的內嫩,就只是一般的軟度;密傳醬汁的部分帶有一絲酸味,但又不夠明顯到勾出食欲。
雞翅餃子有確實做到讓外皮完整,內餡算是鬆散且多汁(或是塞的太密就會太類似雞翅的口感?),算是不差。
煎餃部分就是一般,也不像台中的滬舍那樣多汁,其外酥內嫩程度也不如,比起麵屋千雲的似乎還差了一些。
炸豬腳就是一個蠻特別的一道,但也就只是特別而已,其口味道沒甚麼記憶點。
整體來說,除了啤酒以外其實其他料理大概就是普通,價格也不算太貴,個人會將其列為安全牌的一個定位。
餐廳:居酒屋文太
地點:中山條通
消費時間:2022/8
餐點:煮牛筋+烤雞肉丸+日式炒麵+魚卵小黃瓜絲沙拉+薄片炸豬排+味噌豆腐+烤鯖魚+2飲料2酒(5800/4人)
感想:
煮牛筋,牛筋跟牛肉均相當軟嫩,牛肉部分帶些油脂,湯汁因牛筋緣故蠻濃稠的,適合配飯。但就是軟嫩的同時也造成完全沒有咬勁。
烤雞肉丸,是以沾蛋黃的月見作法,故調味就是醬油。丸子本身加入較多軟骨,故脆度會高一些,紮實度普通,沒有紫蘇等較為明顯的蔬菜。外皮的調味稍微重些,跟淡口味的內餡有味道的對比。
綜合生魚片,鮪魚、花枝、章魚、干貝跟一個不知道的魚種。新鮮帶有明顯甜味,干貝及花枝皆有再以刀工切過,但甜味也沒有到相當高的程度。
日式炒麵,相當傳統日式的作法,保留蔬菜的脆並帶微酸的醬汁,再佐以明顯的海苔粉。
魚卵小黃瓜絲沙拉,同樣保留的蔬菜尤其黃瓜的脆,並又帶有魚卵的口感,同時帶甜味的醬汁,相當解膩且順口。
炸鮪魚燉煮,以炸過的鮪魚再加上蔥跟香菇煮過最後加上蛋,帶有味淋的甜味跟煮過炸物的口感。
薄片炸豬排,看似份量很多,但因為是將豬肉打薄再去炸,所以吃到的其實大部分都是麵衣,豬肉本身也因此沒甚麼肉汁,但還好也不至於因此炸硬了。上面淋上帶酸味的塔塔醬,有一些解膩的成份,但整體仍是嫌略膩了些。
味噌豆腐,雖說是豆腐但吃起來比較類似豆腐乳,味噌的味道跟鹹味都算是強烈,算是特殊的一道。
烤鯖魚,其實是鯖魚的一夜干並非一般鯖魚,跟一般一夜干差異不大,帶些甜味跟鹹味,肉質沒說到很軟嫩。
最特別的是,除了食物外另有兩個插曲:
1. 當天晚上7點到,原本想點茶泡飯,但店家告知主要日本顧客群為9點左右,並且他們希望吃剛煮好的米飯,故當時沒有米飯類可以點。
2. 先點過一輪後,店家告知離一人800的均消尚有些距離,故再推薦三項,當下也沒有詢問價格就直接點餐。而結帳時約一人1,450,反算後那三項的每人單價約為6-700,其實加點前距離每人均消就已經相去不遠了。
整體來說,價位其實稍微高些,但品質不差且有些高於預期。而上述兩個插曲嚴重影響個人的觀感:第一項感覺好像被做顧客群的區隔;第二項雖說確實也沒事先確認,但在距離低消不遠之下還被推薦了一人均消400的綜合生魚片才能達到,感覺實在不佳。
留言列表